金融投资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深度银行理财迎来破净难题,如何破局两
TUhjnbcbe - 2022/11/18 21:27:00

股市下挫、债市波动、非标欠配——三大主因叠加,曾经顶着稳健光环的“固收+”理财,净值回撤陡然大了起来。

券商中国记者梳理wind数据发现,截至3月7日,全市场只银行理财产品(含银行和理财子公司发行)中,净值跌破1的有只,破净占比约3.1%。

即使破净理财的占比很低,且净值平均回撤幅度远低于其他非银机构的同类型产品,但客户投诉量激增。银行的客户经理和理财公司的消保团队,目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安抚客户;越来越多的理财公司通过投教宣传喊话市场,呼吁客户坚持长期持有,“与管理人共度至暗时刻”。

低回撤容忍度和严声誉管理,成为压在银行理财人员的两大“巨石”。而且,与这一轮“破净潮”一起发生的,是渐行渐近的银行理财薄利时代。年初至今,中银理财、招银理财、兴银理财、光大理财、华夏理财等多家公司下调数十只产品的费率,涉及固定管理费、销售服务费、托管费、活动期间的赎回费等,部分费率已经降至0。

减费让利不仅仅是为了扩大销售。更加重要的是,银行理财试图向市场传递信心:将管理人和投资者的利益进一步绑定,强化利益长期一致性。

1“固收+”成破净重灾区,背后存三大原因

像很多基金公司一样,最近,理财公司也在忙着道歉,忙着投教。

但同样是呼吁持有人坚定信心“与管理人携手走过至暗时刻”,理财公司发出相关呼吁后,收获的更多是舆论又一波伤口上撒盐——银行理财居然亏钱?

老生常谈的话题就这样再一次掀起讨论热潮。这暴露了哪怕资管新规(含过渡期)已经显效许久,但不少投资者对理财净值化究竟意味着什么仍不甚明晰,甚至是不愿意接受资管属性产品本来的样子。银行理财的投教和客户陪伴,路漫漫其修远。

截至3月7日,wind数据显示:全市场银行理财产品(含银行和理财子公司发行)共计只,其中破净的有只,破净占比3.08%。以理财子为发行主体的理财产品共计只产品,其中破净的有只,破净占比6.78%。

理财子的破净占比更高,恰恰说明理财子严格按照资管新规洁净起步,践行“真净值”运作。账户独立核算、资产和产品期限匹配、估值方法整改(摊余成本法转市值法)等一系列原则性变化,使得市场的波动真实地展现出来。

那银行理财的底层资产最近产生了何种变化,才会使得净值大幅波动?这个问题需要分成固收+和权益类两个大维度进行探讨。

截至3月7日,以理财子为发行主体的只破净理财产品中,多达只为固收类和混合类,其中以固收+(含多资产和FOF)占据绝大部分。固收+产品净值表现不佳,主要的原因有三个:债市震荡、非标欠配、权益拖累。前两项原因,影响“固收”部分,权益因素影响“+”的部分。

首先来看债市:经过一个月的震荡调整,债市目前收益率被压制在低位,不管是绝对收益、还是相对利差等都处在历史较低水平。10年国债利率从低点到高点,累计调整幅度接近20个BP。债券收益大幅下降,目前3年期AAA级公募债的平均年化收益率不到2.9%。这样的调整令很多机构都始料未及,国泰君安固收团队就坦言,本来在春节前对债市的调整,预期是最多是5bp-10bp的回调,完全没料到最后调整幅度那么大。该团队也复盘了原因,指出过去一个月发生了很多增量利空:1月份融资总量偏高,因为“窗口指导”传闻的扰动;固收+基金被赎回,导致了利率债的抛售;多个地方出现了地产*策的放松。一名银行理财公司资深固收投资经理向记者分析,如此大幅度的回调,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一月份社融和贷款数据大幅超预期,创下历史新高,回调启动;二是二月份的PMI数据又略超预期,回调深化;三是房地产*策显露松动信号,加剧了债市的恐慌,调整继续。再来看非标:券商中国此前就已报道,银行理财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就出现了高收益非标欠配的情况。招银理财指出:非标类资产的收益和供应量大幅下降,对比过去5.5%-6.0%的非标收益,目前安全性较好的非标平均收益居然只能达到3.8%-4.2%。最后来看权益:目前破净的产品中,有10只为权益理财。股市直接影响到了10只纯权益产品的净值,以及固收+产品“+”的部分。今年年初至今,风格分化和板块轮动加剧,上证指数下跌了5.27%,深证成指下跌了12.36%。记者梳理多只权益产品信息发现,一些重配新能源、科技等成长风格,权益仓位最高的定开产品,其回撤高于3%。

2回撤尚小,但客户投诉飙升

“我这几天一看到客户进线就怕。自从FOF产品低于业绩基准后,接待抱怨的客户都特别小心翼翼。比较伤心的是他居然说我们是骗子,拿我们产品跟结构性存款比,说人家‘再怎么小的地方银行,保本的结构性存款也一次没差过’,可他买的是一只理财产品啊。”一名客户经理向券商中国记者坦言自己的遭遇。

他所在的股份行,总行层面联合理财公司相关部门,最近接连为一些重点分行的客户经理举办了培训,主题就是用专业话术对客户进行安抚。“总结下来就是‘三步走’:先是要帮客户讲清楚市场发生了什么,其他的同类型产品表现如何;然后代入客户处境,与客户共情;最后要重申‘长期主义’,坚定客户长期持有信心。”该客户经理告诉记者。

他的经历堪称无数银行客户经理最近遭遇的缩影,也引起了不少理财子公司市场销售部门、产品管理部门人士的共鸣。理财子的产品通常被认为是银行整体零售品牌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被视为财富管理的重要抓手。所以理财产品的声誉风险管理,其标准比很多同类资管产品要严苛。

“现在格外重视客户体验。我们中台部门也要帮分行分担压力,各式各样的客户投诉,而且每个人诉求是不一样的、买点是不一样的、风险承受能力其实也不一样,我们要把专业的、合适的话术帮客户经理准备好。”一名理财子公司产品管理部门人士告诉记者。

“有一些产品在手机APP里呈现的‘年化收益率’一下跌去了这么多,那是因为这是将某一个月区间的亏损,相应放大到12倍显示的结果。但客户一看就怒了,我们就要各种解释和安抚。”一名理财子公司市场销售部门人士向记者举了一个鲜活的例子。他所在的公司,最近异常重视在

1
查看完整版本: 深度银行理财迎来破净难题,如何破局两